【资料图】
近日,云南省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兰坪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敏写下一则工作手记,娓娓道来“博导院长”到来一年给医院带来的变化,讲述了一个现代版授人以渔的故事。
2021年,中组部启动“组团式”帮扶,首次要求“组团式”帮扶的援滇医疗队队长不仅要帮扶三年,而且要担任医院院长,以整体的眼光,从机制上为当地医疗技术提高提供“加速度”。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在云南共涉及10家医院,2022年7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医疗队正式开启在兰坪县人民医院的工作,队长易诚青是博导,故而成为中组部“组团式”援滇的“博导院长”。2023年5月25日,兰坪县人民医院启动“创建三级医院”,成为第一家“创三”医院。
张敏写道,第一次在座谈会上见到易院长,心里想:刚踏入医院就开始工作,他没有高反吗?临床帮扶是传统的帮扶模式,也有模板可以借鉴;这次提出行政帮扶会不会因地区差异化而造成带培的困境?
兰坪县人民医院原来管理粗放,易诚青与兰坪本地管理团队制定了医疗条线交班会规矩。有一段时间,易诚青高反严重,张敏记得一件特别的事情:那一天,易诚青到州府去开会,为了赶去参加下午的医疗条线交班会,原本5小时的路程只用了3小时。张敏写道,当看见风尘仆仆的易院长准时出现在会场,我深刻地体会到他总是提的两件事:一是制度落地后不允许出现朝令夕改,遇见再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二是医务工作是全院的核心,也是院务工作的难点,但任何难点都会有抓手,目前医务的抓手首先就是要做好医疗条线交班会及科主任例会,有了抓手就要长期坚持执行下去。
医院要“创三”,首先就要细分学科。以内科为例,浦东医疗队来了之后,原本笼统的“内科”已经分开成为以消化、心内科、神经内科、康复为主的内一科,以及以呼吸、内分泌为主的内二科。仅仅以护士为例,在住院病房,每个科室都需要护士三班倒,护士人数不变,科室变多了,怎么办?兰坪的解决之道是“全院一张床”。
张敏说,第一次听见易院长提出“康复-神内一体化建设”“全院一张床”的想法让我心里犯怵,一个楼层怎么能有两个科室?科内的病人怎么能收到其他科室?随着符合本院实际的一系列新举措执行,不仅让神经内科走向专业化的道路,也让之前科室患者有季节性增减的康复科呈现出饱和状态。“全院一张床”的推行经历了科室人员认为从其他科室借床摆在自己科室内使用,到打破科室之间的壁垒,让需要住院的患者通过收治在不同楼层、不同科室的方式及时入院,减少等待入院的时间;同时在科室学科发展过程中让有限的医生资源走更为专业化道路,也充分利用全院的护理团队及病房提升我院病房使用率,让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如今,三年帮扶即将走到三分之一,临床学科在专家带教下稳步发展,已为医院的发展打下基石。张敏认为,全院行政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但行政带培是一个潜移默化、久久为功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将体现出这句经验之谈的益处——管人只能管一时,只有制度管人才能管一世。
张琪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度渐涨的陪诊服务,离专业化还有多远? “我脑子里有北京22家大医院的地图。”两年前,闫军儒还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闲暇时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