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要开始实施电动自行车新规了:
1.骑车上路要戴头盔,注意必须是“新国标”的3C标准头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电动车充电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即充电口要符合标准,还要满足EMC标准。
除此之外依旧是现有规定的必须要挂牌,要有对应的驾驶证。
本来这几项规定确实是为老百姓的安全着想,毕竟谁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如果可以,谁不希望买合格产品?谁不希望自己是红线以内的守规“良民”?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路口冒着酷暑查电车的执法人员不仅不再尊敬,反而各种咆哮怒斥,怨声载道呢?
原因无外乎是自己没买到合格电车,或者没按“规定”驾驶,被罚了。
我们看各种社会新闻以及短视频,经常会刷到这样的:
一位母亲载着两名孩子属于“超载”,为了不被罚,只好让儿子拽着电车跑。
各种被收缴的违规电动车,这些都是最底层老百姓的血汗钱。
学校拿学生当“人质”,要求家长签承诺书,不仅要保证自己按规定骑车,还要为亲戚朋友“作保”,如果自己的亲戚朋友有违规骑电车的,自己家孩子在学校就会取消本学期的评优资格。
不得不说,交管部门在为了管理电动自行车方面真的是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用尽了各种方法去引导老百姓去规范骑电动车。
然而却收效甚微,甚至引起了人们的反感——为什么不合格的电车可以生产,可以售卖,却不可以上路呢?
换句话说,生产商赚钱,卖车者赚钱,罚款者拿钱,只有使用者赔钱,这算不算是几方联合在坑“老百姓”的血汗钱呢?
小编自然相信相关部门罚款没收电动车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们规范骑车,保障安全,只是没有用对方式。
作为普通老百姓,平时大家听到的宣传只有“规范骑车,不得超载,佩戴头盔...”
却从没见交管部门下发任何宣传单,普及
“什么样的头盔是符合国标的?”
“什么车应该挂什么牌照,相应的需要什么驾照?”
“不同电车的电池符合国标的是哪类?”
“家里有两名学生的如何避免超载?”
......
这些问题只有特意去网上搜索才能了解,而基层几乎并没有工作人员会给老百姓去普及相关知识,他们只是一味地抓、罚、没收,导致老百姓就算想站到红线以内,却根本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才算合格!
就如同大家所质疑的——为什么不符合国标的电动车和头盔会被生产出来?又会被卖到老百姓手中?
一个城市卖电动车的没有几家,生产电动车的厂家更是少之又少,查源头难道不比查下游骑车个体更加有力度?
当然,这又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的责任了,那交管部门是不是应该去向相关监管部门问责?
如果市场监管部门能有力打击违规生产者,从源头节流,使不符合标准的电车、头盔、电池等没办法流入市场,人们买到手的都是合格品,那么交管部门是不是可以在管理违规电动车方面省些力气呢?
可就现在看来,只有交管部门在电车链的下游单方面做着围追堵截,监管部门不出手,上游的不合格产品就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售,难辨真伪的老百姓只能一次次遭殃。
说到底,违规骑电动车这件事本是交管和监管部门没有协商好的问题,却让老百姓的血汗钱频频打水漂,真是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对于“电动车治理”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上一篇:天天简讯:今年以来经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超710万人次
下一篇:最后一页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