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 
一周内两地确诊4例猴痘,普通人群无需过度担心 环球今头条
来源: 极目新闻      时间:2023-06-13 09:02:54


(资料图)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艾冰

“现在本土病例已经出现,可能已经在本土传播,因为猴痘具有隐匿性,不容易及时发现,所以高风险人群中需要提高警惕,未来不排除发现更多猴痘感染病例的可能。”6月11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猴痘的传播主要是身体密切接触传染,加强监测,不用过度担心。

6月10日,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经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目前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症状较轻。

6月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也发布消息,北京市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据此,不到一周时间,全国已确诊4例猴痘病例。据国家疾控局数据,2023年1-4月,我国均未发现猴痘病例。

“目前猴痘的传播主要是身体密切接触传染的,大部分猴痘感染病例来自男男性行为群体,普通人感染风险很小,日常注意手卫生,人多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注意戴口罩,不用过度担心。”李侗曾表示,但是有“男男性行为”的人群需要做好防护,如果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建议及时就诊。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猴痘的主要传染源为非洲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和人。人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猴痘的潜伏期通常是6-13天,最长可到21天。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随后在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皮疹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5月11日曾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李侗曾表示,“鉴于猴痘目前传播方式,普通人群出入境没必要隔离检疫,世卫组织也取消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的是减少出入境方面的限制措施。”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一般可以选择皮肤科,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标签:
  •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